□记者姜文丽报道
秋分已过,天气转凉,建议种植户根据棚室蔬菜的不同生长期及时调整管理办法,创造利于蔬菜生长的环境,提高植株抗逆性,让蔬菜多结果、结好果,以获取更高的种植效益。
天气频繁,注意平衡好温湿度
天气转凉,昼夜温差变大,棚内温湿度变化也增大,若管理不当,棚室蔬菜易出现裂果、皴皮、幼嫩叶片干枯、生理性萎蔫等问题,尤其是放风口附近的蔬菜表现更为明显,这些问题发生的主要诱因就是多变的天气。生产中,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:
一是注意降湿。日常应关注天气预报,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拉放顶部放风口、调整前脸放风口的大小,即使遇到连阴天,也要及时放风排湿,浇水时选择晴好天气进行,利于棚内湿气的排放,同时在操作行铺设稻壳、碎稻草等有机物进行吸湿,最大限度降低棚内湿度。
二是避免夜温过高。秋季晴朗天气的白天温度仍较高,若温度调控不当,会导致夜温偏高。夜温偏高,作物呼吸消耗加快,容易发生徒长,导致植株拔节长、叶片偏大、雌花分化少等问题发生。日光温室墙体厚,易于储热,想要降低夜温,应减少白天强光照射的时间,可通过覆盖遮阳网或喷洒降温剂等措施,降低白天棚室储热量,从而达到降夜温的目的。一般情况下,将秋季晚上温度控制在15℃-18℃左右,昼夜温差控制在15℃左右为宜。对于徒长比较严重的植株,可适当喷施助壮素或者矮壮素等药剂,抑制过旺长势。
合理留果打杈,减少营养消耗
秋延迟蔬菜进入初果期时,也进入了以生殖生长为主的管理阶段,初果期的植株留果不要贪多,以留精品果、促进果实膨大为管理重点。
黄瓜进入结瓜期后,尤其是遇到价格高时,有种植户见瓜就留、有瓜就蘸,这种做法弊大于利,因为留瓜过多,每支瓜争夺的营养就少,容易产生畸形瓜,而且后期容易导致植株出现早衰,影响产量。建议在植株长势较强的坐瓜前期,植株上留3支瓜左右,到了坐瓜中后期,植株长势较弱,适当少留瓜,多隔几片叶再留瓜,一般留2支-3支即可。
当遇到不良天气时,合理留果也是保证
植株抗逆性稳定的重要一点。连阴天时,植株制造的养分少,花粉活性也弱,此时蔬菜的坐果和留果数量应适当减少。否则,植株营养入不敷出,待天气转晴后,植株会出现黄头、茎秆细弱、畸形果多等症状,不利于蔬菜高产优质。
秋季适宜蔬菜生长,植株生长速度较快,多余枝杈及下部的老叶、黄叶、病叶若不及时摘除,一是影响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,特别是增加植株下部湿度,利于喜湿病害的发生和流行;二是多余枝杈及叶片会消耗营养,并与果实争夺养分,降低植株的抗逆性。因此,建议及时进行整枝打杈和疏叶,让养分逐渐向果实转移,促进果实膨大。
营养及时补充,保证植株健壮生长
蔬菜进入坐果期后,矿质养分需求量大增,想要植株健壮生长,补充矿质养分既要保证养分全面,又要有侧重、有主次,这样养分供应充足,也减少了浪费。
大量元素氮磷钾是蔬菜生长的“主食”,种植户一般不会少施,而中微量元素因整体用量小,往往被大家忽视,导致蔬菜出现脐腐、花芽分化不良,黄头黄叶等缺素现象。提醒大家,中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都是蔬菜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,可通过冲施或叶面喷施的方式进行补充,叶面喷施时最好选用螯合态产品,利于植株快速吸收和利用。
养分补充有侧重是指不同蔬菜不同生育期,需肥特点不
同,矿质养分补充量也不同。例如,番茄坐果期,果实生产比较集中,通常上部果实处于膨大期,而中下部果实处于转色期,这个时期即需要有足够的养分供应,同时又不能让养分过量而影响转色。此期番茄对钾的需求量高,追肥时需要适当控制氮肥用量,减少磷肥的用量,增加钾肥的用量。
与番茄不同,黄瓜进入结瓜期后,茎蔓的生长并没有减弱,而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,如果持续以高钾、低氮型水溶肥为主,很容易导致植株营养生长不足,造成叶片发黄、茎蔓细弱等情况,降低黄瓜产量,所以黄瓜结瓜期应高钾型与平衡型肥料交替施用,利于高产优质。
补充功能型肥料,养护根系和叶片
功能型肥料作用多,可改良土壤、培肥地力、平衡生长、养护根叶、提高果实品质等,在整个蔬菜生长期都应补充。
天气转凉,根系易受伤,主要表现为根量少、不下扎、毛细根坏死、根部病害频发等,此时应重视功能型肥料的补充,可用腐殖酸、甲壳素、微生物菌剂类有机水溶肥冲施或灌根,养护根系,促进根系的生长。
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
所,想要根系强壮,必须养护好叶片,建议叶面喷施氨基酸、海藻酸类叶面肥,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,提高叶片抗逆性。若植株出现黄叶现象,除了喷洒功能型肥料养叶,还应搭配全营养型叶面肥或中微量元素叶面肥,缓解缺素引起的叶片黄化现象,促进叶片恢复正常。通过根叶同养,培育出健壮植株,为植株持续不断结果及避免后期出现早衰提供保障。